11月16日,有社交账号发布视频,随着武汉江岸区附近的长江水位下降,一处排水管露出江滩,且不断向长江排水,引发不少网友对于是否有污水直排长江的猜测。后经执法人员现场核实和水样检测,证实此处排水管的责任主体为黄浦路污水处理厂,排水是经过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水,已达到一级A标准,是合规排放。从视频发布到官方公布调查的最终结果,历时不到一天,这种及时回应公众质疑的做法值得肯定。但其中一些细节,值得反思。
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可知,市民对排水管产生猜测和误会,是因为排水管管壁上的字迹被冲刷,市民看不到告示字样,视频发布者也称“不清楚排放的是什么”。在公众提出质疑后,责任单位才增设了标识牌,这说明,排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欠缺,落实工作要求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对标识牌设置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位置、样式、材质等,比如要设置在污水入河处,公示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排污口名称、编码、类型、管理单位、责任主体、监督电话等,还特别提到标识牌应具有耐候、耐腐蚀等理化性能、保证一定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目的是便于公众监督。排污单位是入河排污口的责任主体,理应根据相关要求设置标识牌,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做好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
标识牌不仅是一块“牌子”,从环境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标识牌更是排污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通过标识牌,公众能及时获取入河排污口信息,满足环境知情权,打消疑虑,化解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对公司进行监督,倒逼企业达标排放污染物。入河排污口是衔接岸上和水里的关键节点,其标识牌等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对于后续长效管理极为重要。
如今,污水处理厂已经在排水管口增设了一块蓝色告示牌,并被责成在江滩公园设置污水处理知识宣传栏、每日污水排放监测数据,以便市民了解。对其他地方来说,应以此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好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督检查,将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雷军:已提走鹦鹉绿小米SU7 Ultra,加入你在北京看到鹦鹉绿,也许就是我
市值三年蒸发200多亿,金博股份实控人低价 抄底有何隐情
哈利伯顿谈米勒见证制胜球:他留下诸多经典,我也在努力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时刻
壹号本将推出 EVA 联名限量款游侠 X1 Pro 三合一 PC 掌机
金士顿推出《英雄联盟》限定联名款NV3 PCIe4.0 NVMe M.2固态硬盘
华为智能手表 SYA-B19 / B19B / B29 通过国内 CQC 认证
西部数据推出 26TB WD Red Pro 机械硬盘和 26TB 盘体存储方案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