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受台风“普拉桑”尾部残余环流的影响,上海出现了强降水,导致黄浦江附近出现积水现象。一段拍摄于黄浦江徐汇滨江的视频显示江水倒灌,但实际是日晖港的补水围堰在高潮位时补水,防汛墙未受影响。然而,社会化媒体上的一张上海游泳馆地铁站门口严重积水的照片引发了广泛关注。现场积水在上午10时已基本排空,车辆和行人通行不受影响。积水问题暴露出了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不够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提升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以应对类似的极端天气情况。
据徐汇区建管委水务科科长陈青介绍,积水主要因瞬时雨量过大,20日凌晨徐家汇地区2小时降雨近100毫米。考虑到附近徐家汇体育公园刚改造完及15号线施工工地的情况,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排查地下管网系统。抢修工人表示,积水主要是因19日晚至20日早雨量过大,排水管网无法及时排水。积水问题已基本排空,但提高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显得很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表硬化面积增加,雨水难以自然渗透,导致排水压力增大。同时,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短时间之内的强降水越来越常见,这对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的排水基础设施在某些区域已经使用多年,存在老化问题,无法应对如今的排水需求。这一问题在台风来临时尤为突出,轻易造成排水不畅和积水现象。
针对积水问题,第一步是要完善排水管网的设计。可以引入水弹性城市的理念,在地面铺设多孔材料,增加下渗雨水的能力,从而减轻排水管网的压力。同时,设计应考虑极端天气的情况,增加管径或者设置更多的排水分流设施以应对瞬时大雨量的排放需求。
在城市建设中能增加雨水调蓄设施,如调蓄池、调蓄管道等。在暴雨来临时,这些设施可以暂时储存雨水,待排水管网压力减小后,再逐步排入市政管网。这不仅能有效缓解排水管网的压力,还能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排水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雨量大、地势较低的区域,可以建设或升级现有的排水泵站,提高排水效率。同时,泵站的运行应实现智能化管理,根据实时雨量数据调节排水速度,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转。
排水管网的维护同样重要。定期排查排水管道的堵塞情况,及时清洗整理淤泥和垃圾,保证排水管网的畅通无阻。同时,应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防止因老化或破损导致排水能力下降。
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排水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内的水位流速等数据,及时预警积水风险,自动调节排水设备的运作时的状态,实现精准排水。同时,将监测数据与气象预报相结合,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排水压力。
最后,社会公众也是防范积水的重要力量。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减少排水管网的堵塞。同时,引导公众在极端天气来临时合理规避出行,避免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上海游泳馆地铁站积水事件虽已解决,但其反映出的排水管网承载能力问题需引起重视。通过完善排水管网设计、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强排水泵站建设、定期排查和维护、引入智能排水系统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才能够有效提升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安全出行。未来,上海及其他城市在面对极端天气时,也将更从容应对。